什么是浮雕
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雕刻艺术形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场合。它是雕塑的一种,是在平面上进行雕刻的艺术表现手法,既具有绘画的特征,又兼具了一些圆雕的特性。浮雕特征
其空间的构造具有双重性:既可以是三维立体,也可以是平面形态;既可以有载体,也可以相对独立。为了特定视点的观赏或装饰需要,浮雕比起圆雕,更突出其形体压缩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
浮雕分类与差别
以形体压缩程度的不同,它分为高浮雕与低浮雕两类。前者起位高、较厚、压缩程度小,更加接近圆雕,也有部分的处理会完全采用圆雕的手法。它用三维的空间起伏和夸张处理,使这一类作品具有极强的空间深度与视觉冲击力,别具表现力与魅力。法国凯旋门上的浮雕《1792年的出发》便是其中翘楚,是高浮雕的杰作。
相较之下,浅浮雕起位低、压缩大,更接近于绘画这种平面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使用绘画的透视、错觉等方法来营造空间的深度感,在实体性空间上下的工夫反而较少,造成比较抽象的压缩空间效果。这一手法能够很好地加强浮雕对载体的依附性,而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古亚述人的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
空间的压缩程度与表现对象的功能、主题、环境位置和光线等因素息息相关,而后两样更是重中之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作品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艺术家们往往对这些因素反复考虑,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各自的侧重点
浮雕的两种形态各有其侧重与表现的适应性。一般来说,高浮雕因其较大的空间深度与可塑性,能够传达出稳重、厚实、庄重的感情,并能够营造出恢弘的气势,而接近绘画的浅浮雕则以线条与多视点的切入为长,具有轻柔的特性,予人浪漫而柔缓的感觉。
伴随着雕塑的发展,圆雕的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尤为表现在佛像上。而浮雕却依然受限于“墙面”这一载体。但因为它特有的表现特质以及多样的塑造手段,它依然是无可取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审美特性也在艺术革命的推动下越发独立,对载体的依赖性也已不似从前那般拘谨。对现代浮雕来说,载体也是自由的,它因此而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