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香、焚香消闲,以及焚香的经验与感悟
古人诗词中, 以“ 烧香” 为主题的作品很多,明代周嘉胄《香乘》“香诗汇”收录了多首名家咏香之作,文人在诗词中描写调香制香、焚香消闲,以及焚香的经验与感悟。四两玄参三两松,麝香半分蜜和同。丸如弹子金炉爇,还似花心喷晓风。
焚香对古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需要合适的环境,不同香品不同焚爇方式。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形,以之衬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无烟燥气。古人认为焚香的最佳空间就是“深房曲室”,陆游《小室》:“小室仅容膝,焚香观昨非”。“深房曲室”式的空间不仅可使香气留香持久,还可以营造出一个静谧、安谧的氛围。
明人在家中构建香室时,就常用厚白绵纸糊墙收引香味,达到留香持久的目的,明代宋诩《竹屿山房杂部》“焚香法”条载:创小规模室阁,设低几焚之,则烟穗上升,遍化室壁间。不涂粉垩,糊覆以白厚绵纸,收引香味,不得解散。
上好的沉香气味清润,韵味绵长,只需焚烧一小片,就能芬芳满室,历代为王公贵族与文人雅士所追捧。
熏焚沉香的方法很多,可将沉香研末,作香篆焚烧;还可将沉香切成小块,以埋炭法直接焚烧,这两种焚香方式适合宽敞的空间。
沉香辛凉甘甜、清越高雅,能使人神悦心清。古人病中很重视焚香静心,《凤皇台怪和歌四首,其四》:“卧病匡床香屡添,夜深犹有一丝烟”。古代医家认为“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芬芳之气能通畅血气、醒脾益气、调息凝神,对养病大有好处。在古人生活中,“香”就像是调理情绪的良药,能消除郁结不畅的情绪,让人心生喜悦,屈大均《兰花香》诗言:“臭味氤氲合,清和郁滞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