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奇石的八个底蕴吧,奇石文化是有依据的
随着文玩圈的发展,喜欢文玩的玩家越来越多,其中,奇石也成为了一种文玩爱好者的宝贝,经过多年的发展,奇石也慢慢的形成了系列,形成了规模,甚至有奇石被冠以一种文玩。但是,很多玩家就觉得,奇石是一种文玩没问题,有收藏性也没问题,但是石头成为文化,是不是有些不合适,石头,自然界中多得是,如果石头也能成为文化,是不是说随便一块石头,都有其价值了呢?
首先呢,并不是有所有石头,都被冠以文化,而是奇石,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人们对于一些奇特的石头,都是有着一种莫名的喜爱的,并且从目前的奇石发展来看,更多的玩家喜欢购买和收藏奇石,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如果不能,那么接下来,咱们看看奇石的八个底蕴吧,奇石文化是有依据的。
一、大众化说到奇石大众化,可能很多玩家都不相信,文玩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圈子,而奇石是属于文玩中的一种,怎么可能是大众化呢?其实,这里说得大众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化,而是以阶级阶层为基础的大众化。
可能很多玩觉得有点懵,其实说白了,在古时候,奇石只是贵族,皇家等阶级的专属,平民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谈什么奇石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奇石收藏不再分男女老幼,也不再分阶层阶级,也不分行业,地区,只要你是喜欢奇石的玩家,那么就可以收藏。
二、民族化了解奇石的玩家你可能会发现,现在的奇石收藏和欣赏,完全都是在中国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视觉与感觉上的完美的体验,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咱们收藏奇石的时候,要看的东西是什么,肯定是奇石奇在哪里,那么奇石奇在哪里如何判断呢?
那就是奇石与中国的诗,文,书,画是否有相关联,比如,看到一块石头之后,因为其与诗,书,文,画有所关联,所以我们就会觉得这块奇头比较奇特,就是所谓的奇石。而在赏石的过程中,我们又要赏奇石的韵味,韵味是什么呢,就是奇石是否能体体现出以仁、静、寿为主的石性,这就是奇石的韵味的主要特征。
三、科学化科学化,并非指的是奇石在科学上有什么辅助的造诣等等,而是指其实的收藏和鉴赏,不再是一种盲人摸象的形式,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石论,就是中国奇石文化的形端,也象征着奇石,正式的走向一个科学化的信号。
而到了十几年前,《奇石学基础》的出版,在文玩圈里就有了奇石学这门学科,尤其是中国的地质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等,也开设了中国赏石学概念等课程,这说明,奇石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具有科学地位的研究学科。
四、规范化中国的奇石收藏,在古时候就有一定的规范了,比如白居易在《太湖石记里》就有写到: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而到了现在,奇石的规范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观赏石协会还特意制定了《观赏石鉴评标准》,足以证明,奇石已经慢慢的规范化。
五、专业化专业化不但体现在奇石的应用之上,还有奇石的研究之上,比如,奇石涉及到的采石,清洁,加工,以及奇石最终在画作与园林布置方面的应用等等,而研究方面相关的有,奇石的鉴赏,收藏,奇石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以及奇石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等等,所以奇石在未来是可能会形成产业的。
六、同一化古时候,人们对于奇石,没有一个非常规范的命名和分类机制,所以奇石名称和种类有三四十种之多,而现在,奇石的命名和种类都有了相关的规范,种类大致可分成奇石,观赏石和雅石几类,而命名也是具有天然性和艺术性的。
七、市场化市场化可能就不用多说了,现在的文玩市场,都会有专门销售奇石的店铺和摊位,甚至有的地区,还会有专门的奇石市场,在网络购物如此发达的今天,网上的一些奇石拍卖,专营,甚至批发网站,比比皆是,足以证明着,奇石早就已经市场化了。
八、国际化说到奇石的国际化,可能很多玩家觉得,这应该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吧,其实早在2300年前,中国就已经把奇石国际化了,《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这句话就记载了2300年前东周灵王与国际的奇石贸易。
而最近几年,世界上,不但有了各种各样的奇石展览会,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更是与我们国家的奇石文化交流频发,甚至很多国家,在我们国家的奇石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属于他们国家独特的奇石文化,比如韩国的寿石文化和日本的水石文化。
由以上的八点奇石的底蕴来看,奇石被冠以一种文化,应该是可以的吧,毕竟,这种大众化,民族化,科学家化,专业化,规范化,同一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奇石,在文玩圈,还真少有能比过它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