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文化网 首页 香讯快报 文化艺术 查看内容
回复1 收藏
分享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复制链接

惠民县市民收藏五十年代特殊证书 见证“全国扫盲”

102450 1 2022-6-1 11:06 发布者: 李洋 滨州网

“毕业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凭证,代表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是我这件收藏却代表了当时广大老百姓对知识文化的渴望与追求。”近日,惠民县80后收藏爱好者郑海涛拿出他的一件证书类收藏。

“毕业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凭证,代表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是我这件收藏却代表了当时广大老百姓对知识文化的渴望与追求。”近日,惠民县80后收藏爱好者郑海涛拿出他的一件证书类收藏。

郑海涛手中的这张证书,是一张有些微微发黄的长方形纸张,证照面未填写未使用,落款的日期是20世纪50年代,“识字证书”几个大字表明了这是一张持有人“有文化”的证书。

“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毕业证书一样,只是含金量稍稍低一些。”郑海涛告诉记者,他是一名纸币、证照收藏爱好者,这张证书,是他上初中时,跟随家人逛旧书报市场淘来的。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没有受教育的机会,造成文盲很多。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文盲率相当高,扫盲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教育的落后,当时绝大多数农民是不识字的,那时老百姓在准备分家、买卖、申请、证明等字据契约时,想到的办法就是必须‘请先生’来解决。一个‘请’字,既包含了对文化知识的尊重和期许,也包含了老百姓对学习文化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郑海涛介绍说,那个时代还出现过“扫盲毕业证书”“脱盲证书”,都是当事人能认字、不是文盲的凭证。

在查阅资料发现,20世纪50年代不论男女、结婚与否都可以参加,对适龄扫盲却不报名的,工作人员还会做工作,敲锣打鼓地去家里劝说他们参加“扫盲”。经过“扫盲”的学生在文化程度上基本有两种:一是具备简单读写能力,二是获得高小毕业的水平。

资料记载,全国各地的扫盲运动,开始时间并不统一。早一些的1950年就开始了,晚一些的要到1954年开始,这是因为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很多地区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培养一批教师。这些老师经过培训后,知道了怎么备课,怎么讲课,怎么组织动员老百姓上课。虽然老师认真教,老百姓也认真学,但很多农民还是不习惯,晚上学了几个字,白天田间地头一忙活,就全忘记了。

除了在教学上面想办法,很多地方还用各种方式进行检查考核。有些地方,遇到赶集的日子,专门在半路设置检查站,路两旁摆上课桌,上面放上小黑板,黑板上写了很多字,路过的人必须先认字,达到标准才能过去,不然的话就要留下,把字学会了才能走。

走进惠民县档案馆,了解到当地关于扫盲运动的历史。其中,1956年7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县委、县人委发出《联合指示》,指出: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扫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县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把已入学的68000名学员全部发动起来,在麦收后抓紧时间迅速开学上课,力争完成1万名文盲的扫盲任务。《指示》还对组织领导、思想发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等作了具体规定。麦收后,扫盲工作在全县迅速开展起来。另外记载,1960年1月,为深入开展群众业余教育,尽快扫除文盲,县委、县人委组织了由14万人参加的扫盲大会考。尔后,进行了10天的全县规模的扫盲大突击。

“扫盲运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老百姓的积极响应,老百姓加深了对上学识字重要性的认识,也明白了学文化能带来的好处,对后代的教育自然也会更加重视了。”惠民县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道。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印记,不管她以何种方式留存下来,都有那个时代的痕迹,独特而珍贵。在郑海涛看来,这类“识字证书”作为解放初期一个特殊的毕业证书,既反映了过去读书机会的难得和珍贵,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为提高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而做出的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关灯
扫一扫添加站长微信
QQ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