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沉香是植物所结,因此会以为沉香是植物是木头;随着认识的加深,知道沉香是树体受真菌感染所结,又会以为沉香是微生物。其实,沉香到底是什么物质,还得从沉香具体的生成过程说起。 首先,学术界已经明确,沉香是由瑞香科沉香属的植物所结。研究发现,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受伤是结香的必要条件。在自然界中,树体受伤为小概率事件,受伤原因主要有昆虫蛀蚀、动物攀爬碰撞、泥石流、风吹雨打等。一旦沉香树因外力作用而受伤,沉香树作为生命体会立刻产生应激反应,分泌大量树液——也是一种抗体来弥补创口。其中主要含有三种成分:一为营养因子,比喻为树的“红血球”,其作用是提供养料促进受伤组织恢复;二为抗体因子,比喻为树的“白血球”,其作用是抵御外来入侵,抗感染;三为凝固因子,比喻为树的“血小板”,凝固伤口局部,保障树液不至于大量流失。 当今科学研究证明,营养因子物质是在沉香树正常生长过程中就存在的,只是树体受伤后分泌的速度加快;而抗体因子有一些是原先树体内就有的。其次,真菌入侵是结香的关键环节。在树体受伤恢复过程中,如果周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合,而正好伤口周边存在适合的真菌,菌群就会通过沉香树伤口表皮入侵树体,并且迅速以树液中的营养因子为培养基进行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真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了很多了很多代谢物,而这些代谢物中含有大量沉香树原本所没有的新的芳香物质,而这些芳香物质就是沉香香气的来源此时,沉香树内凝固因子会大量生成,并逐渐凝固被感染区域内的部分脉管中的树液,以此来抵抗真菌的进一步入侵。这时,虽然沉香树种已经有芳香物质,但其量极少,并不成形,还不能成为沉香。 真正形成沉香还需要感染的持续和扩散。真菌感染和代谢不仅停留在伤口位置,还会沿着树体的营养管道进一步入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染扩散过程。在各种条件满足下,在沉香树内,真菌不断扩大感染,不断与树体内的各种因子相互作用,持续产生芳香物质,又不断被树的凝固因子凝结在脉管中,这个感染、反应、产生芳香物质、被凝固、再扩散感染的过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被称为持续感染阶段。这一阶段是持续结香并最终结出成块沉香的保证。 最终,在沉香树体内,新生成的发香物质、真菌本体、真菌其他不发香代谢物、真菌死亡残留物、沉香树组织残留物以及树液中的部分物质在沉香树的凝固因子作用下,与树的木质纤维凝结固化在了一起。这时,沉香树种就出现了一种由凝固的有机化合物才是沉香,而这个“树体受伤、真菌感染、感染扩散、树体抗感染、真菌代谢、产生芳香物质、被凝固、与木纤维一起形成混合物”的过程就是沉香的结香过程。 现在我们解读沉香的结香过程看似很清楚,而实际上在树体内,这一过程全部是在人肉眼无法识别的细胞层面上进行的。在树体内这个结香的过程是在数不清的树体细胞和真菌之间同时进行的,而最终能形成被我们肉眼所辨认的成品沉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苛刻的条件。真菌生物反应的速度缓慢,新的芳香物质的生成也缓慢,凝固过程更是缓慢的。只有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以及树体本身内部条件双重满足下,感染才会持续扩散,沉香树才能持续结香。而在自然界中,一旦条件变化,结香过程就可能终止,也就难以结出成形的沉香。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孕育体积硕大的野生沉香,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结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菌入侵和感染过程。实际上真菌代谢的全过程至今并没有被完全破解。目前,生物研究在该领域只判定真菌感染可以分解沉香树的营养因子和部分抗体因子,并导致新的色酮类芳香物质的出现。但是,是否芳香物质都是真菌的代谢产物,有没有某些芳香物质是来自沉香树树体本身细胞的应激自我保护反应还不得而知。目前可以肯定的几点是:
沉香的结香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过程。目前我们对此的认知也仅停留在上述而已,其中还存在更多的未知。比如我们已知可以诱发沉香树结香的真菌有“黄绿墨耳真菌”,但除此之外,可以诱发沉香树结香的真菌还有哪些?在已知的野生沉香中发现的二十多种原生伴随真菌是否有些也可以导致或参与了结香过程?特殊的沉香品种,会不会是由特殊真菌所诱发结香的?是否所有沉香中的所有芳香物质都是由真菌代谢所产生的?是否有部分芳香物质是由自身免疫系统所分泌的?野生沉香到底需要怎样的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 至此,我们对于沉香树以及沉香的结香原理和过程已经有了大致了解。我们可以得出沉香的一般概念。沉香,一种天然香料,多产于南亚及中国南部,生成于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瑞香科沉香属多年生乔木类植物(通用名沉香树)上,是因树体受伤且被真菌感染,并由此诱发结香现象出现,最终聚结凝固而成的,表现为有机化合物与木纤维互混互粘的一种混合物,其化学析出物主要为倍半萜类及色酮类有机物并要求达到一定的含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可散发香气,可入药,有宁神、理气、通窍、温中、固精等疗效。 因为沉香结香这个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非常漫长,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所以沉香异常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