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香街并不长,现今重新修建的整条街道,才区区500米,街的宽度也就在2-3米左右。然其繁华,却不是能用空间来衡量的。还是那本《广东新语》记载:当莞香盛时,岁售逾数万金。也就是一年的销售额能达一万两银子,这是何等壮观的交易数字。 过去,江浙一带的富人之家,在每年的中秋季,要用莞香木料在自家的堂屋焚烧一个月,中间不能断香火,古称“熏月”。而像广东一带的居民,每年的过年,几乎家家都要焚上一段莞香木,连续烧个三天,昭示家中香火旺盛。另外像庙堂的香火、化妆用品等,都要用莞香来做原料。 我曾在东莞的莞香博物馆内,见到一张牙香街的老照片。一群在街上交易莞香木的妇女,与前来购买的人讨价还价,大街上到处是弥漫着莞香木点燃后的淡淡白烟。就算现在你去重新开街的牙香街,也能看到商铺的门前,要么燃着莞香白木,要么点着盘香,阵阵白烟,在街上的每个角落游荡,人还没进街,一股清新的香味,已经扑鼻而来。 牙香街名称的由来,其实跟莞香木也有关系。当初香农在采集莞香木时,总是用镰刀把莞香木砍成一片一片,形似马牙。这样形状的莞香木,买回去后易点燃,一片马牙状的莞香木,可以慢慢地焚烧大半天。其燃烧后散发出的白烟,具有淡雅的香气,基本一间屋子里都能闻到它的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