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张三很有文化,李四没有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呢?通俗地讲,文化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 就像吃饭,即便只为填饱肚子,那也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比如,把饭煮熟了再吃,就比茹毛饮血更有文化。哪怕吃的是“夹生饭”,也可以从“半生不熟的饭”联想到烂尾楼、半拉子工程,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发散,想到“生米煮成熟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等等。这些文化,你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都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如果在吃饭的过程中,父母把自己的那份让给了子女,晚辈等长辈动了筷子以后才吃,这就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文化了。这时,吃饭已超越了吃饭本身,体现出慈爱谦让、孝老爱亲、宁可牺牲自己也为别人着想等精神内涵。这些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成风化俗的功效和作用,经过世世代代的沉淀和传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矩。 至于婚宴寿宴鸿门宴百鸡宴,文化的印记就更明显了。一场宴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有不同的习俗,中餐用碗筷,西餐用刀叉,油盐米面、鸡鸭鱼肉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做法。单是中餐常用的糯米,就可以做成年糕、汤圆、粽子、糍粑,呈现出一道道粘住味蕾,粘住人心,粘住乡愁,粘住记忆,粘住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大餐。 吃饭是文化,穿衣是文化,游山玩水是文化,休闲娱乐也是文化,文艺作品、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文化。一句话,不论物质还是精神、时间还是空间、个体还是群体、历史还是未来、具象还是抽象、有形还是无形,只要与人的活动相 关,就会有文化的存在;只要人的活动不停止,文化就会一直存在;哪怕人的活动停止了,文化还是会一直存在。 那么,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新领域新技术的加速演进,如何更好地激活文化的基因、增强文化的磁场呢?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文化数字化。文化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之后,想了解某段历史,想欣赏某幅名画,想畅游三山五岳,只需通过XR(扩展现实)、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就可以实现沉浸式、交互式体验。 比如,中科智能与《讽刺与幽默》报达成合作,依托区块链技术,共同开发元宇宙数字艺术藏品,打造数字化文化消费场景。今后,我国优秀漫画的数字艺术藏品发行、衍生创作、流转服务等,都可在数字化平台上运作,给创作者、观赏者、消费者带来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新体验。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为我们架起了“四梁八柱”,接下来关键是做好“内部装修”,打通各方面文化资源壁垒,尽早融通共享。相信有数字化赋能,文化一定能够更好地“以文化人”,更好地释放“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伟力,形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良性循环。 正是:有了数字化,文化会说话。全民来共享,自信乐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