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右一)在给学生签名留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湖南的茶产业已经进入了通过科技和文化粘度实现品牌化运营的阶段,我们要通过科技提升茶的品质,使品类多元化,并通过品牌化来使我们的产品价值得到提升,在市场上走得更远。”说起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有太多想做的事,尽管他已经研究茶叶41年,成了公认的“茶院士”。 刘仲华与茶叶的缘分始于1981年,当年他考入湖南农学院,从此,茶叶成了他一辈子离不开的事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茶叶面临出口危机,农民迫于生计只能把茶树砍掉。刘仲华便思考,要如何利用科技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传统农业通过科技发展成现代产业。 41年来,刘仲华带领团队通过刻苦攻关,在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助推我国茶叶深加工快速发展,催生了千亿级产业,也使中国在茶叶提取物研究领域从跟随者跃升为引领者。 对湘茶而言,刘仲华认为当前的产业发展关键有三点。“第一依然是通过种业创新,不断地优选出符合湖南生产条件的优异茶种。”刘仲华说,“例如我们面临的倒春寒问题,如果茶树抗寒能力不强就会面临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我们必须筛选抗寒能力强的品种。” “优质品种的种性保持又是另一个难题。”刘仲华说,“就品种资源本身而言,我们湖南有足够的信心和中国任何一种名茶比美,但我们要实现规模化的、可持续的品种的推广,并在推广过程中保持它的种性,这是要进一步努力的。” 产业发展的第二个关键,刘仲华认为是栽培技术的提升。“我们在茶树栽培中要通过精准的营养施肥来保障茶叶的品质,比如香气的浓郁度、口感的丰厚度等。” 刘仲华(右)在查看茶树长势。 “当然,茶是需要加工的,湖南有先进制造的基础,在茶叶的深加工领域也积淀了丰厚的甚至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加工是刘仲华认为的产业发展的第三个关键。“未来要通过深加工技术的突破,把湖南丰富的夏秋茶资源高质量利用,让我们茶叶的生物产量展现其效益优势。” 对于即将召开的第24届科协年会,刘仲华表示,这既是湖南科技界一大盛事,也是推进湖南产业发展的一个强大引擎。 “一是湖南本土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借助这个平台发布出去,让全国人民了解湖南的农业科学家在做什么,有哪些具有强大产业引领力的新成果;第二是我们通过学术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成果并进行思想碰撞,为我们下一轮科技创新进行新的谋划、寻找新的思路和启发。”刘仲华说,“当然我们一定要面对产业,借助中国科协年会这个平台,让我们全中国相关产业领域的企业家们来听到我们科技界平台发出来的声音,让成果能够早日转化到产业里面去,真正能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