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映 疫情稍缓,限聚令放宽,日前去了一趟屯门码头吃海鲜。香港吃海鲜的地方,除了屯门,还有西贡、鲤鱼门、流浮山、布袋澳。 但海产不是香港开埠前后的唯一物产。许多产业如香料种植、晒盐、采珠、打石,都已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知之者越来越少。 曾几何时,香港出产一种香树。大屿山、九龙半岛、沙田、大埔的土质,适合种植这种植物。材质不但可以烧香,而且可作药材之用。当时好多人用以熏衣服、保持居室香味,就像现在的檀香、沉香。 这种树的原产地在安南,即如今的越南,唐朝时移植广东。在明朝,香港及宝安都隶属东莞,所产的香叫做莞香,最好的莞香叫女儿香。人们利用香树制作各式各样的线香,用以避邪、驱逐蚊虫。这种香非常畅销,通常在香港仔集装,然后从珠江运给广州的批发商,再贩卖到长江流域,营销江浙。 就香港而言,以沙田出产的香最好,其次是大屿山,沙锣湾的也颇出名。当时产出的香都要经沙田转运至古时称为香埗头的尖沙咀,再转至香港仔。 大屿山现在还有香树。清道光之前,太平山叫印驼山,香港大学附近是运香的必经之路。香港仔的黄竹坑是一代巨商周寿臣爵士出生及成长的地方,以前有一个村名叫小香港,香港因盛产香树出名,所以名叫香港。英国人初来乍到之时,商船停泊在赤柱,有疍家带他们在香港仔登陆。英国人问此为何处,就在地图上标注Hong Kong。有学者从英文拼写考证,可知这不是纯正广东话或者普通话,而是疍家话。 香港的命名,首先它是一个港口,且有大量的香料输出港口,故名,而不是传说中的以海盗“香姑”,抑或铜锣湾附近“红香炉”命名。除了香树,香港还有其他物产,最出名的是石头、盐、珍珠。 汉朝开始,香港就出产大量的海盐。西贡盐田梓、新界锦田、九龙的马头围、官塘、牛池湾、大埔、沙头角都有非常好的盐场。如今的土瓜湾一带,在宋朝时叫“官富场”,当时有盐官进驻,军队镇守,叫“官富寨”,元朝之后易名为“九龙寨”。 现在这些地方已经看不到盐田,但可以找到一些遗迹。在西贡码头对开海面的盐田梓,至今还有经过保育用于观赏的盐田。 四面环海,香港还盛产螺,小的叫珍珠螺,大的叫Y螺。大屿山、担杆山都曾是产珠的地方,以大埔海的出品为最好。 因为珍珠价值昂贵,所以好多人以采或养殖珠为业。旧时大埔的船湾有码头,采螺拾珠,渔舟唱晚。大埔海一带聚居五千户,逾万人以采珠为业,千帆竞发,蔚为壮观。 香港的发展与采珠业很有关系。广东以珠命名的地方不少,如珠江、珠海。粤语常用珠圆玉润、珠光宝气形容奢华殷实。女人的名字亦喜欢用珠字,因珍珠寓意美丽高贵、光彩照人。 香港开埠早期,渔农等行业固然最为主要,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采石业曾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盛时期港九新界有逾百个石矿场。采自东九龙一带的优质花岗岩,是早期“香港制造”的信心品牌。除了用于本地,更远销外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