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珠镇新华村“网红”冰淇淋番薯迎来丰收,村民笑逐颜开。杨腾飞 摄 工作队队员和主播在直播间推荐农特产品。受访者供图 工作队员在查看番薯长势。受访者供图 初秋,电白区观珠镇新华昌仕村50多亩撂荒地迎来了“网红”冰淇淋番薯的丰收。笔者在现场看到,2台小型机械行走在田垄之间,所到之处翻起片片土地,一个个红皮番薯隐约可见。跟在机器后面的十来名村民有的在捡拾,有的在分拣,有的在打包,一派繁忙的景象。 珠海市对口茂名市乡村振兴驻电白区观珠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对这块撂荒地倾注了不少心血。“通过实现撂荒地的复耕复种,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良好探索。”工作队队长何映红说。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工作队正是秉承着这般不断探索尝试的精神,努力打造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邓建青 赖广昭 保民生 因村施策建美丽乡村 穿针引线稳群众就业 “三红蜜柚清香嫩脆,口口爆汁,越吃越想吃。”“这奇楠沉香茶是观珠镇的特色产品,汤清叶明,甘香如兰。”“现在下单,水果新鲜现摘,周一统一发货,快递送到您家门口!”9月初,由工作队组织的一场帮扶直播活动吸引了不少网友收看,评论区里讨论得热火朝天。 据悉,为强化消费帮扶力度,带动人民群众致富增收,工作队与珠海市农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视频号“农控菜篮”直播间联合开展名为“农控新食尚,好物生活节”的直播活动,利用视频直播带货的方式,加强观珠镇特色农副产品宣传力度与提升产品销售热度,帮助农民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直播间里,工作队队员刘峰和主播介绍了观珠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及特色产业,并重点推介三红蜜柚、冰淇淋番薯、奇楠沉香茶等特色产品,激发粉丝购买欲望。 这不是工作队第一次为观珠镇的农特产品“带货”。今年5月,受疫情反复和连续阴雨天气影响,观珠镇部分农产品销路不畅。经工作队邀请珠海市驻电白区工作组实地调研,现场各工作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帮助合作社“吆喝”,成功打通珠海市农控集团、中山市蔬果批发市场等企业的销售渠道,助力相关合作社销售了6000斤大顶苦瓜和2万余斤青瓜,帮助农产品销售驶入“快车道”。 而自进驻观珠镇以来,从稳就业、保民生等工作入手,工作队大力帮助镇村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工作队坚持因村施策,积极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21年,电白区开启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百日攻坚战”。在观珠镇24个行政村343条自然村中,工作队两位第一书记所驻葛山村、合力村以及电白区指定工作队帮扶的大榕村,合计35条自然村率先通过干净整洁村验收。2022年3月,“美丽宜居村”征程再启,葛山村再次领跑通关。 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中,工作队积极穿针引线,推动鹤洲新区筹备组社会事业局与观珠镇人民政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据此,双方将逐步推进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观珠镇劳动力到鹤洲一体化区域稳定就业,并进一步深化两地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合作。今年年初,此项人才资源的合作迎来初步成果。2月,“珠海市鹤洲新区(筹)—观珠镇2022年‘南粤春暖’暨对口帮扶专场网络招聘会”如约举行,提供招聘岗位350个,月薪最高达1万元。 “帮助帮扶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何映红说,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葛山村打造“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点。此外,基于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队将创新“树根式”治理模式,在为民办事服务中走在前台,当好群众的“传话筒”和“服务员”,齐心协力建强基层组织,助力帮扶村建立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防返贫 分层分类帮扶 “输血”“造血”并举 “何书记,你们来啦,快请坐。”9月18日,工作队与第三方机构相关人员在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中走访合利村的低保户温先生一家。看到工作队走来,温先生放下手里正在打磨的沉香手珠,搓了搓手,腼腆地笑了笑。他对镇政府和工作队的贴心帮扶很是感激,表示今后会更加积极工作,让生活苦尽甘来。工作队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后,鼓励他放心工作、保重身体,遇到困难积极面对,必要时及时向村委会和工作队寻求帮助。 观珠镇现有原建档立卡脱贫户862户18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299户1097人、无劳动能力563户775人,纳入防返贫监测户2户11人。 “对这2户防返贫重点监测户,我们会定期上门探访慰问。”据介绍,在此次防返贫动态检测工作中,工作队将队员分成4个工作小组,将24个行政村分成4个片区,每个小组负责1个片区,协助镇村干部开展“大排查”,确保排查精准推进,逐步更新完善原建档立卡脱贫户的“一户一档”。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重点在于因人施策、“输血”“造血”并举。 工作队自进驻以来,通过对口驻村联系制度,常态化做好防止防贫监测工作,定期走访镇内“五保户”和脱贫户,深入了解其近期生活状况,根据可能致贫返贫的风险类别进行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难题。同时,工作队积极协助观珠镇党委、政府通过聚焦扶持集体产业惠农、汇聚社会力量扶持、开展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机会等多方面硬核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不断完善监测帮扶机制,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兴产业 打造“一村一品”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这块地丢荒了18年,我们多次做工作终于说服了村民流转给村集体经营。”新华村党支部书记吴凤珍说,撂荒地的复耕之路比想象中困难,因为其中一半非常贫瘠,一半是沼泽地,多次试种其他粮食作物都失败了。 “我们一直想发展集体经济,但是没有资产、资源,也缺乏资金。”吴凤珍说。 “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两项工作,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和尝试。”何映红表示,工作队深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困难,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他们的难题。 撂荒地的土质不行,帮扶队就多次邀请专家过来指导;合作社缺资金,帮扶队就协助寻找贷款;农产品销售不畅,帮扶队就谈商家开展电商直播带货…… 在镇、村、工作队的集思广益下,新华村的撂荒地最终完成了复耕,并种上了“冰淇淋”番薯。几个月后,番薯迎来收获季。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赶到地里对番薯进行分拣和装箱,与大家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 同样的灵机一动,出现在观珠镇特色农产品“沉香鸡”——奇楠飞凤的养殖过程中。 “观珠镇每条行政村都种有奇楠,令人大开眼界。”何映红说。那么,能否利用奇楠沉香规模发展特色养殖?近些年,在这个巧妙的想法萌发后,经观珠镇党委、镇政府及工作队谋划落地,观珠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新的“禽明星”——奇楠飞凤。其中,工作队投入了帮扶资金100万元,以合利村委会为基点打造养殖示范基地,辐射整个镇域联动村民。 “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在奇楠树下圈养‘奇楠飞凤’,可谓一举多得。”何映红说。这个种养结合的方式里,一方面,鸡以沉香叶、杂草、昆虫等作为食物,带动了新的特色养殖产业,给村民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鸡在沉香林中圈养,粪便可成为沉香树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减少粪便污染,改善人居环境。 围绕产业兴旺,工作队还下了不少功夫。其中,包括指导各村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突出打造“一村一品”,助力打造本土沉香品牌,推动新华“三红蜜柚”、北田韭菜、木师红心石榴、大榕小耳花猪、五一珍珠鹅等12个种养项目申报珠海市“双一百”产业项目库。 “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为农村发展持续‘造血’,这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竞争力。”何映红说。 特写 驻观珠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何映红: 全身心付出 见证村子一天天变化 “你来的时候头发没怎么白,现在,你都快成‘白雪公主’了。”观珠镇干部的一句玩笑话背后,是何映红的全身心付出。 去年7月,何映红被派到观珠镇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并担任工作队队长。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女同志,她坦言遇到过很多当初觉得没办法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快速转变角色,何映红白天带领全体队员深入2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将方方面面摸清底数,“找准思路,精准施策”,晚上则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吃透、吃准国家、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 在调研的基础上,工作队指导各村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最关键的产业振兴上,则突出"一村一品”,注重长、中、短期相结合,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 何映红认为,帮扶工作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找准点、用对力,上下联动、多方齐动,让工作成果真正惠及村、人,“因为老百姓看重的是实际行动和效果”。 所以,这一年多时间,她带领工作队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开展防返贫监测,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几乎没日没夜连轴转地工作。这一年,她有力推动一项项帮扶政策在镇村落实落地,见证村里一天天发生变化。 “观珠镇村之间仍然有着不小差距,乡村普遍存在产业支撑不强、发展活力不足等现象。”何映红说,工作队将坚持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谋划好乡村振兴,咬定目标,久久为功,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