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沉香一直是被视为一种珍贵、罕见的自然资源。也因为其价格,沉香很长时间都是被掌握在极少数权贵手中。也正因为如此,沉香所代表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奢侈的贵族文化,它流传在中国古代权贵、富豪、文豪、居士所组成的上流社会中,是寻常百姓、世俗生活根本无法触及的。也因为如此,沉香在我国发展出了丰富的沉香文化。也因为如此,沉香被赋予了一份优雅、髙贵、神秘的气质。 沉香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之楚国 说到沉香文化,还是香文化的一种,从中国的考古和古籍可以发现,在公元前的5000年前就有使用香料的历史,尤其是在楚国时代,香文化得到了系统性的发展。大家所知道的屈原的《离骚》中就包含白芷等多种香料,当然这些香料主要还是草本植物为主。在汉代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地区和西域的交通,海上交通也初具规模,使得一些盛产香料的边远地区所产的香料得以进人中原文化发达地区。由此,沉香文化开始进入中国香文化之中。 沉香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之汉朝 在古籍中,有关沉香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京杂记》中:汉成帝永始元年,宠妃赵合德赠与赵飞燕的贺礼中包含有“沈木香”。“沈木香”是早期对沉香的称谓之一,从名称上来看,“沈木香”的大意为“可沉入水中的木头”。 同时在东汉的《异物志》中有“木蜜”的记载。“木蜜”亦是古时对沉香的一种称谓,首先不得不说“木蜜”这个名字取的很有诗意,形容沉香也是信达雅。从字面上看,大概是指沉香香味甜、凉,带有蜜感。根据沉香文化网介绍的,这类香味主要还是惠安系的沉香,主要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和越南、柬埔寨等地出产的沉香,并经陆路交通运输到西安为贵族所享用。 从最早对沉香的称谓中不难看出,沉香被人所认知的特点主要还是“入水可沉”和“香味甜、凉”两点,这也便是惠安系沉香最主要的特点。 沉香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之魏晋 也正是因为沉香能够发挥挥发出香味,在晋朝,人们对沉香的了解加深。嵇康(竹林七贤之一)的侄孙嵇含(公元262年到306年),著《南方草木状》,其中把沉香归结为八类:蜜香、沉香、鸡骨香、黄熟香、栈香、青桂香、马蹄香、鸡舌香,案此八物同出于一树。这个记载说明了当时的人已经对沉香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分级,不再统称“沉香”,而是根据性状的不同区别命名。这个比现代很多人还在统称“沉香”要严谨的多。 而且在晋朝,沉香有了入药的记载,出现了合成的线香雏形。因为魏晋时,名士们超凡脱俗,豪放不羁,沉香作为奢侈品,自然会被这时的权贵们作为道具。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晋朝巨富石崇的故事,大概讲的是晋朝大土豪石崇的厕所里有美女伺候,放着高档的香粉和香水、香汤,如此奢华,世所罕见。 沉香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之隋唐 在隋朝,沉香更被用于木质建筑之中,建造沉香亭、沉香阁。沉香不仅可帮助木质结构驱虫、防腐,还可以使建筑内部有一种优雅的香味。据记载,唐明皇国舅杨国忠在建造自己的宅邸时,在建材中奢侈地大量使用沉香。在唐诗李白《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就可见沉香亭的记载。 同时我们也知道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发展成就最大的王朝。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沉香文化开始影响周边地区,并随着唐代香文化流传到日本,受到日本主流文化的欢迎。现保存于日本奈良东大寺寺正仓院中的日本国宝级香“兰奢待”便是一块黄熟香。至今,香文化在日本依然比较繁荣。 沉香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之宋朝 在宋朝,沉香文化达到高峰,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宋朝有比较宽松的文人环境,儒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壮大。在加上经济也非常发达,我国的第一个纸币交子就是这时候发展而来。 繁荣的经济和文化导致了在宫廷中使用之外,也成为当时文人雅士文化生活中使用的顶级香料。当时文人之间盛行焚香、烹茶、挂画、插花等多种高雅精致的艺术生活,被称为“文人四艺”。 北宋时期,海上贸易愈发繁荣,沉香与其他香药一样成了重要的进口物品,宫中也成立了香药库,设置官员专门掌握香药进口事宜,官员级别甚至可达正四品。上行下效,宋代文人也盛行使用沉香,他们作诗填词要焚香,抚琴赏画要焚香,宴客会友、独居慎思都要焚香。焚香的材质也是多样的,而沉香为上品。 这主要还是沉香焚烧时散发的那种高雅、清幽的气息被众多文人雅士所推崇,成为一种高端的精神享受。在宋朝的诗词中也有很多关于咏香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苏东坡《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一 四句烧香偈予,随香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二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这不但是闻香的写照,也是对人生的感悟。对香味的感悟使他达到了“心闲”的境界。在宋朝事情的沉香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奢华和尊贵,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对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一种理解,由此也可见宋朝时期的人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丝毫也不弱于现代的我们。 沉香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之明清 在明清时期,沉香和沉香文化更是达到了鼎盛的状态。明清两朝宫廷内府有大量优质香药可用。郑和下西洋带回大量香药,加之长期积累,使皇室香药异常充盈。宫廷所用香的原料、配方、制作、造型都非常考究。认识喜欢沉香的人更多,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闻香。东粤四市的兴起引发岭南沉香得以畅销。 不仅仅是对沉香的追求,香具也是非常考究,香筒、掐丝珐琅香插、卧炉、手炉、镂空炉等分类细致,做工精湛,造型也极为别致,方形、圆形、六角形、花瓣形等都有设计,壁的纹饰有龙、鹤等,绚烂华美。同时有大量制作精良的香具、香炉、香瓶、香盒、香几等,几乎一应俱全。香具的设计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器物做工精湛、造型典雅,纹饰丰富、绚丽多姿。在沉香文化网论坛里,也经常能看到香友发布的各类仿古香炉,这些仿古香炉的母本也还是从明清的香具中挖掘而来,这些仿古香炉的美感放在今天依然美轮美奂,让人心头爱。 在香文化史上本应大书一笔的宣德炉,是宣德三年明宣宗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衡罗国所进数万斤优质风磨铜及锌、锡、金、银和各种宝石,制作了一批五光十色、精气内蕴的铜香炉,为品香和香事活动提供了完美的工具。 明清文人用香风气尤盛,清代传记文学名著《浮生六记》中曾写道:“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镢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 明清文人在宋人品香的基础上,再结合“静坐”去发现生活的价值。其实,明代可以说是中国香学发展的成熟期。尤其到了明代中期至清初盛世,香学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已经大致定性,香事道具也定性为“炉瓶盒”一组的定制。炉用来出香,瓶用来插放香具,盒用来摆放备用的香材。 当时的名士、僧道,无不竞相修筑“静室”以“坐香”来“习静”,用“香课”来作为勘验学问、探究心性的手段。据有关人士统计,不计名士们的香斋静庐,仅明代方外僧家的坐香静室,就有132处之多,中国香的发展达到第三个巅峰。 制香工艺也随之发达,更趋精致丰富,而优质的线香也被捧为上品并作为礼品相互赠送。 遗憾的是,随着晚晴以来,连绵的战争和政局的长期不稳,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使中国的传统社会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 在这种情势下,早已融入了书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渐行渐远,失去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而主要是作为祭祀仪式被保留在庙宇祭祀之中。甚至到2000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将沉香文化视为宗教文化,甚至归于封建迷信的范畴,令人遗憾。 而形成对比的是受中华文化影响颇深的日本却把香文化保留了下来,并通过研习上升到了道的层面,仪式感大大增强,也产生了很多流派,使得香道在日本得到传承。反观香文化发源地中国,则处于凋零状态,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遗失,是多么可惜! 沉香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之当代 近年来,随着国力的提升,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重拾起来,沉香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优秀分支,国家的支持让被现代人渐渐遗忘的传统文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沉香文化再次踏上了复兴之路!虽然现在的沉香与沉香香文化还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人开始致力于对传统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让香文化再次展示迷人的光华,让沉香为生活增添美好。 沉香文化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沉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沉香文化。正如同人们熟知的“茶道”的概念,“茶道”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喝茶和茶制品本身,而是通过茶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茶的文化。当然,我们并非一定要像古代文人雅士那样闲着无事去闻,我们应当以弘扬中国香道为宗旨,仔细研究,认真推广,以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这本身也是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大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