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文化网 首页 学习沉香 香道文化 查看内容
回复 收藏
分享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复制链接

香学是一门探讨“香”的学术课题

151075 0 2022-11-24 13:30 发布者: 李洋

香学是一门探讨“香”的学术课题,它的内容包括:香料动、植物学的类别;嗅觉的心理学、生理学;香料化学和药物学的应用;以及香料的调配、使用、评等;所有与香有关的香文化学术研究,可以说都包含在香学的范畴之中 ...

图片

※ 香学是一门探讨“香”的学术课题,它的内容包括:香料动、植物学的类别;嗅觉的心理学、生理学;香料化学和药物学的应用;以及香料的调配、使用、评等;古代薰香、焚香、香席的工具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功能、如何鉴赏;以及香的发展史、贸易史;香的古典文学、香品的谱录、故实;行香的宗教礼俗等等,所有与香有关的香文化学术研究,可以说都包含在香学的范畴之中。

※ 香席是“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而升华为心灵飨宴的一种美感生活”。所以,香席既不是与改善气味有关的薰香行为,亦不是与宗教活动有关的焚香。事实上,香席是一种通过“香”作媒介,来进行的文化活动,所以也不是单纯嗅觉上品评香味的品香。因此,“香道”虽然在有关精神境界追求的目的上,和宗教活动若合符节,但却和宗教无关。也就是说,“香席”不是在寻求精神上的“归宿”和“慰藉”,而是一种人生品味的升华。

※ 举办香席的境界:“有禅客与之炉薰隐几、散虑忘情……”香席的形式以称之谓“习静”,其意义是在通过行香过程,来表现心灵的境界和内容。它由三个相关联而连续的步骤所组成。

1、品香:对香料的了解,以及出香工具使用方法的训练。
2、坐香:在香齐静室中勘验学问、探究心性。
3、课香:用书法来展示心灵境界的习静功课。

※ 品香在于体会生命价值的原因。

※ 古代四大雅事:品香、斗茶、插花、书法。

※ 如今香席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拜科技与现代文明发展之赐,向更广阔高深的境界中去探求,自我期许在心灵的向度上,可以跨越出古人曾经悠游的疆界。

※ 历史,社会都会朝向金字塔的结构去发展;上层社会少数人的幸福指数,其实与整个社会人们的幸福,是息息相关的;上层社会的苦痛根源是被生活的意识和价值所困,在贪婪中迷失了自我;品香四德(净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是现代新贵阶级(知识与财富兼备),在丰衣足食之后,免于旁徨的四大精神支柱。

※ 鼻观:品香的过程,不仅仅是气味的分辨而已,而是对“香”从嗅觉器官的“知觉”,到思维上“观想”的一种升华。

※ 世间任何物质上有形的收获和掌握,其实都是无常的,我们只不过是物质世界暂时的管理者或支配者。唯有存在于内心的:经验、领悟、美感、思念,才真正是个人生命中永恒的资产。生命中永恒的价值,只有在灵台清明的“静”中,才可能求得到。这就是说,人若不得闲,往往便无所得,只有在心中明镜无碍时,才能有所见地。

※ 倒底“香”是什么?若从根性本质看,它非气,它非木,非烟,既非虚无,亦非实有,一如世间种种,不过是“存在”与“虚无”间的幻化百态。因其超越了有、无之别,出入无常,所以可以涵融世间诸相。若从作用看,“香”是灵感的电光,能深入我们的潜意识,照亮被遗忘的自性良田,因而可以凝神定性,使自性为之澄明。

※ “香席”并不用鼻子去嗅香气而已,早在宋代时,就提出了“鼻观”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坐香时“犹疑似”的审美判断。“犹疑似”主是在似有似无之间,去把握一种灵动之美,这与禅宗“说似一物便不中”的境界十分类似,也就是借著有相之香,因物证心,反照自性,离一切杂念,以与证悟解脱相应。

※ 品评香气,以意叙者上、以味叙者下,以境叙者上,以物叙者下。

※ 香气上品在意、其次在境、其次在物、其下在香木。

※ 先观其香,再谈其味,后品其气。以意导气……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关灯
微信扫一扫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