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文化网 首页 香讯快报 人物生活 查看内容
回复 收藏
分享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复制链接

李凤荣|善人之艺,善艺之人 木雕工艺美术大师

102400 0 2021-5-10 23:23 发布者: 李洋

李凤荣大师自幼学艺,继承家学,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成为了一代大家。李凤荣还是檀香、沉香文化再次复兴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檀香、沉香雕刻艺术的探索者和引路人。香文化在今天的复兴,李凤荣及其领导功不可没。

莆田木雕是我国木雕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自廖熙创派以来,“精微透雕”代代承传,代有才人,各领风骚。进入现当代,莆田成为红木的全国中心,成为原料集散地和生产中心、创作中心,也成为檀香、沉香的首屈一指的重镇、全球的原料集散地。

李凤荣大师自幼学艺,继承家学,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成为了一代大家。其于艺术大成之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用大型群雕让莆田木雕达到了全新的艺术高度,而新工具的应用和清刀等新技法,也推动了莆田木雕的技术革新,让莆田木雕突破了廖氏旧法,创造了新辉煌。

李凤荣还是檀香、沉香文化再次复兴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檀香、沉香雕刻艺术的探索者和引路人。香文化在今天的复兴,李凤荣及其领导的沉香协会功不可没。

善人之艺 善艺之人

▲印度老山檀香《渡世三十三观音》局部图

李氏家族的木雕艺术追溯至今已历经五代传承。上世纪初,侨乡莆田江口的大户人家盖房子,人们总能看到一对沉默寡言的父子出现在工地上。

父亲黄亚贤是一名木匠,专事梁柱门窗的花鸟雕刻,十几岁的儿子既当学徒又侍候着父亲和其他工匠。当时莆田木雕已经形成两大支脉,一支是宫庙神像和大户人家的建筑雕刻,另一支是以精细圆雕和精微透雕为特色的创意雕刻。

前者粗犷实用,追求形态美,讲究建筑上的平衡性,它的作品至今还尘封于遗留的老屋上;后者细腻生动,揉合着民间绘画艺术和设计者匠心独具的审美目光。

▲印度老山檀香《百子弥勒》局部图

这个十多岁的孩子就是李凤荣的父亲李农民。

李凤荣出生在这样的木雕世家,打从少年起,便在父亲李农民的影响下,耳濡目染,日熏月陶,接受莆田木雕最初始的“庭训”。本来是一种手艺活,可传承的结果却因人而异,所谓“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李家代代传授的木雕手艺,到了凤荣这一辈才得以发扬光大。李凤荣13岁随父学艺,在莆田工艺一厂当学徒。那时父亲李农民是闻名的“修光”和“开脸”师傅。

▲印度老山檀香《天官赐福》局部图

厂里集聚着木雕界一流传人黄丹桂、佘文科和朱榜首等人,凤荣被安排在“象牙组”、技术尖子集中的一个组,一晃就是10年时间。

这十年的言传身教、修炼功夫,凤荣的雕刻技艺,粗的如劈木凿坯的“斧头功”,细的如修光、开脸、手脚、锦花、细景等工序,在师傅们的调教下,都得到了系统而扎实的训练。

十几岁的凤荣,在劳动竞赛中早已脱颖而出,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这是凤荣从事木雕的萌芽期,这种缘分,在莆田当代木雕界是少有的。

▲加里曼丹沉香《文人八雅》局部图

凤荣对木雕的难解情愫在后一个10年里。莆田县工艺一厂解散后,李凤荣与父亲和同道一起,从事寺庙佛像雕塑工作。这期间他接触了莆田最广泛的民间艺术,积累了不可或缺的人生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凤荣开始承揽台商来料加工,并慢慢从技术积累过度到资本积累,萌生了合股办厂的愿望,进入了相对独立、真正创业的热身阶段。

这期间,李凤荣的木雕作品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地区,外地客商从众多工艺品系列里,开始发现并欣赏,喜欢上了一种用沉香、檀香制作的木雕工艺品,作品题材的丰富性和表现手法的精致新颖,正像材料本身所具备的质地,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印度老山檀香《竹林七贤》局部图

凤荣木雕艺术转向成熟期是最近的十年。

1999年开始,工艺界交流的门打开了,李凤荣开始频频参加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作品的展览和交流,从中确立了自己的艺术价值和位置,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寻求作品创新的学术灵感,也寻找着种种商机。

他的创作,走上了一个更广阔的地域,在艺术和市场相互撞击的火花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从1999年到2007年,李凤荣在参加全国各类展览中,共荣获国家级及省级金奖43项,银奖21项。

2006年,李凤荣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一个工艺大师的诞生,在他个人用了30多年时间,在他家族经历了四五代,在中国雕刻艺术,或者叫木雕艺术,只是在须臾之间!

凤荣的木雕作品是一组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艺术构造,它体现了莆田传统木雕的优势,更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和谐文化。如果给他琳琅满目的作品以归类,大致分三类:

一是宗教题材类,二是民间吉祥类,三是浪漫神话类。

▲印度老山檀香《富贵满堂》局部图

在当代中国木雕领域,几个主要雕刻地区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特色:如东阳的浮雕,乐清的黄杨木雕,泉州的金木雕等。

各地工艺美术师在创作中都能发挥优势,而地处福建中部的莆田,则以立体圆雕为特色优势,这在凤荣的木雕作品身上体现犹为突出。

立体圆雕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雕刻技术。它要求工艺家尽可能最大地发挥材料本身的价值和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这种工艺要求对作品的把握老练到位。

▲加里曼丹沉香《福禄寿》局部图

一是求中线确定作品中心。

比如佛像作品,先要在底部划线找出中心点,确定头部中轴,然后运刀打坯。

二是以头长为标准合理确定身体各部位的比例。

木雕界行话叫“立七、行六、坐五、盘三五”,即站姿、行姿、正坐姿、结趺坐姿与头部所形成的不同比例。

三是科学确定头脸部的尺寸比例。

遵循“三庭五部(眼)法”,还有肩宽是头宽的两倍等。当然这是简约的口诀法,在处理男女、老少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雕刻人物时,要根据塑造人物的不同调整较合适的比例。

▲西马虎斑沉香《竹林集贤》局部图

这些都是木雕遵循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学起手艺事半功倍。凤荣对木雕的技艺娴熟,也体现在善于把握木头的自然语言。

天然的木纹巧借于作品当中,运刀奏凿形成的木趣,木纹年轮的暴露和显现出来的木韵等等,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和谐而神奇的处理。

凤荣木雕的刀法功夫融合了精雕、镂雕、透雕等手法。透雕和镂空雕在技法上讲究“通、透、空、灵”,在技艺上多采用“钻、锯、雕、镂”等。每一种刀具的每一个功用,都化在工艺师对手上功夫的熟练掌握和驾驭上。

▲加里曼丹沉香《百相观音》局部图

这种镂、透雕和微细刀工,一般有四个讲究:

首先要眼观辨材,看懂木头的材质结构、特性以及纹理结构和走向。

二是手的受力,工艺师为了达到“薄、飘、透、空”的效果,必须悬腕操作,一手掌刀,一手握件,手指与刀子之间的用力,必须做到“抠刮有度,收勒自如,运刀如神,不伤片叶”。

三是心气的调整,工艺师在操作难度较高的工序时,必须做到心定神闲,意守中和。四是行的修炼,工艺师必须注意平常的行为修炼,“和气、内敛、谦逊、向上”。

▲印度老山檀香《琴棋书画》局部图

凤荣从事木雕30多年,前后带出徒弟400多人,至今,他的多位高徒已然是后起之秀,跟随凤荣也有20多年了!

凤荣从1992年开始独立经营,至今已有20年了。买他作品的人有收藏家,有巨贾名流,然而更多的是那些在艺术追求中走向成功的人士。

他们都是一些文化品位极高、欣赏层次超前的买家。木雕是一种生命的艺术,更是一种灵性的艺术。

▲印度老山檀香《高山流水觅知音》局部图

刚届中年的李凤荣,在和谐艺术环境下,也形成和谐幸福的家庭。

父亲李农民身体健朗,儿子李洪,长得神清气朗,在学习祖传木雕工艺的同时不断探索木雕艺术,为李氏木雕的第五代后起之秀。

2003年,李家组团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在澳举办《巧夺天工木雕艺术展》巡回展,澳大利亚佛教界对李家爱护有加,李凤荣那年获得了机缘,以在家弟子身份在澳皈依台湾星云法师。

▲加里曼丹沉香《立持珠观音》局部图

佛光山心定法师手书如下赞语赠与凤荣——

凤荣仁者,

一刀三礼,

人人欢喜。

心生恭敬,

成佛可期。

李凤荣皈依的法名“善艺”。善艺:善人之艺;善艺:善艺之人。两个字有两层含义,两层含义同归一种艺术,一种艺术家,一个家庭。

老子在《道德经》里云:“上善若水。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故其几于道。”李氏木雕,凤荣艺术,追求的是一种水的艺术、水的道行和水的为人。愿善艺之人精雕善人之艺,为中国木雕工艺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关灯
扫一扫添加站长微信
QQ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