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庸从事文学写作与文物鉴定多年,长期致力于海外文物回流工作,出访欧美多所大学,做中外艺术、文学的交流。已出版文学、文物收藏鉴定著作20种,如《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明清瓷器真赝对比鉴定》《中国瓷器鉴赏与辨识二十讲》《官窑美人》《蓬帕杜夫人的珍藏》《瓷耀世界》,主编《中外笔会国际诗文选》《现代诗笺注》等。 程庸认为,器物是一个时代的文明象征,一个时代的情感物化。器物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有时比文字来得更真实。流行宋代的行炉、香炉、博山炉等香具瓷器,背后隐伏着宋人的生活趣味、极简主义美学特征以及宋人的情感脉络。 程庸讲到: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里记录了很多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形,跟现在生活完全不一样。比如当时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伴侣,无论老人小孩男女都会用,而且把香上升到精神领域。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有云:“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子将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这就非常优雅,香气来自香草,香草有名字,把香草做成香囊,这么几个字里有很多精神养料,很有味道,把当初闻香的情形,大夫的清雅风骨表现出来。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看到这种情景,古人好像仙风道骨,这主要就是来自于香和茶。 程庸认为,中国士大夫如果要想成为君子一般的人群之中的榜样,一定是过这样的生活。那个时候闻香就是这样普遍,普遍到哪里?出门要带香囊,这个香也是很优雅,淡淡的。他指出,宋代香文化兴盛,宫廷大臣上朝要涂香,科举考试要设置香坛,主司与考生相互对拜。男女约会更需要香料,男女都习惯戴上香囊。可以说宋代无香不文人,李煜、晏殊、欧阳修、苏轼等文坛名家都有咏香佳作。在讲座中,他同读者一起赏析了苏轼的《翻香令》。 结合当下,程庸说,香文化在过去弥漫流行,考试要闻香、上朝要闻香、男女约会闻香、朋友聚会要闻香,现在的人则感觉闻香太难了。如今生活节奏快也正常,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不过,如果我们了解一点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后,对自身也是一个充实。所谓香生活、茶生活,最基本的判断就是茶和香让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下来,适当的缓慢肯定有好处。假如你闻香,马上会安静下来,如果经常这样闻,心血管系统发病率会降低。 程庸建议闻香的时候,祭奠一下先辈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感恩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感恩先人留下这么好的山水给我们享受,我们只能好好保护它。”闻香是文化,它是古人的生活,是风雅,也应该是我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