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文化网 首页 学习沉香 香道文化 查看内容
回复 收藏
分享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复制链接

熏香在西汉兴起之时即被视为一种生活享受

7074 0 2024-12-15 13:03 发布者: 李洋

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僧道大德皆用香、爱香、惜香,自西汉以来的两干多年间,中国的上层社会始终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中国的香文化,历史久远,近可溯及汉代的博山炉,远可溯及三干多年前殷商时期“手执燃木”的祭礼,再远则有四干多年前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的陶事炉,还有6000年前城头山遗址的祭坛及更早的史前遗址的燎祭遗存。古代的香取材于芳香药材,也有各种配方,不仅芬芳馥郁,还能顾养身心,祛秽疗疾通窍开慧。

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僧道大德皆用香、爱香、惜香,自西汉以来的两干多年间,中国的上层社会始终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先秦时期,熏香风气流行开来,佩戴香囊、插戴香草、沐浴香汤等用法广泛流行。战国时已有了制作精良的熏炉“博山炉”, 其中有雕饰精美的铜炉,也有工艺精良的早期瓷炉。

进入西汉之后,生活用香又有跃进性的发展,自此一路成长,两千多年来长盛不衰。汉武帝前期,熏香及熏炉已在南北各地的王公贵族中广泛流行;到东汉前期,所用香药的种类已相当丰富;魏晋时期,用香风气扩展到文人阶层;北宋时期已是“巷陌飘香”,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元明清时期,生活用香也得到了全面保持并有稳步的发展。

古代的香以芳香药材为主料,讲究配方,有多种养生功能。既用于祭祀, 敬奉天地、日月、先祖、神明;也用于日常生活,并且功用甚广,包括室内惠香、熏衣熏被、祛秽致洁、养生疗疾,等等。客厅、卧室、书房等室内场所,朝堂、府衙等政务场所,茶坊酒肆等公共场所都常设炉熏香。早在唐宋时期, 香就已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读书办公有香, 参禅论道有香,吟诗作赋、抚琴品茗有香,天子升殿、府衙升堂有香,宴客会友有香,婚礼寿宴有香。

对文人士大夫来说,香更是生活中的必有之物,许多人不仅焚香、用香, 还广罗香药、香方,亲手制香,并从各个方面来研究香。例如,苏洵即有描写制香的诗:“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箸粗…”此诗也是关于线香制作的较早记录。苏轼曾专门和制了一种“印香”(以调配的香粉框范成连笔的篆字形图案)送给苏辙作寿礼,并赠诗《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槃为寿》,诗文亦多写香。

黄庭坚物常自制熏香,还曾以他人所赠“江南帐中香”为题作诗赠苏轼:“百炼香螺沉水,宝熏近出江南。”苏轼和之:“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黄庭坚复答,又有:“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生活用香一直是推动香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从西汉的跃进到两宋的鼎盛,明清的广行,皆如此。可以说,熏香在西汉兴起之时即被视为一种生活享受、祛秽养生的方法。在“巷陌飘香”的宋代,香也有浓厚的世俗生活色彩, 其极端代表即南宋杭州的酒楼上有备着香炉的“香婆”随时为客人供香。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关灯
扫一扫添加站长微信
QQ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