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香品氤氲芬芳,其中有一类可佩戴的芳香妙物——香牌,在宋代十分流行。和香囊类似,香牌不用烧薰便会散发香气,常作为服装饰品或家中挂饰。有些是直接用香木雕刻而成;有些则是依照香方用多种香料调制而成;
2022-8-11 10:05
-
中原区“悦生活”魅力课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香制作引进公益课堂,让学员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活动是由中原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中原区文化馆协办。
2022-8-7 10:47
-
松山湖人社分局在林润智谷举办“香”遇七夕—松山湖莞港澳青年交流活动,邀请专业人士带领大家体验沉香制作。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2022-8-5 10:30
-
“熏香”,不少沉香爱好者都会把自己所喜爱的沉香香品随身携带,在与三五好友聚会时将线香及香插摆放在桌上,点燃一抹香,共同分享欣赏沉香所带来的醇厚气息与烟云缭绕的意境,增添与好友们一项新兴话题。
2022-7-21 10:12
-
焚香,作为四大雅事之一,是国学经典,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香道,不仅是对各类香品的品鉴,更是内心对美的鉴赏,是优雅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次心性的磨练。
2022-7-19 10:29
-
名士苏东坡,不是正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受到转运使蔡景繁的关照,在黄州城南江边驿站增修房屋三间。此处居所位于临皋亭旁,俯临长江,取名南堂。
2022-7-14 10:29
-
西周玻璃尖底香料瓶、六朝红陶香炉、唐代香炉与香插、宋代香炉与香薰、辽国檀香人物立像、明代琉璃香薰、清代桃花冻香炉……近日,“香道芳器——古代香器专题展”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幕。
2022-7-8 10:20
-
从体验宋式隔火熏香,到自己动手制作驱蚊香囊,昨天是夏至,在中国花卉植物园花王居内举办的夏至荷香雅集,吸引众多爱好香道的市民会聚一堂,通过观赏夏荷、感受传统香道等“夏至节目”,体验苏式夏至的独特韵味。
2022-6-22 10:16
-
棋楠也叫“奇楠”,古称“迦罗”,棋楠和沉香的树种、结香成因虽然相仿,但性状和香气特质大不相同,所以被独立成一类。所以,棋楠之贵,难得之货,稀如其名,既是“珍(棋)奇少见”,更觉“(楠)难能可得”。
2022-6-13 10:03
-
沉香,作为众香之首,是得雨露之精气的珍品,她不仅能纳气平喘、疏经理气、辟邪安神,她更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保留那份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
2022-6-13 09:58
-
古人闲暇时也有很多消遣的方式,我国的茶道、香道和花道能够让人闲适下来,享受它们创造出来美的意境。“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这首诗描写的便是我国传统的香道文化。
2022-6-9 10:34
-
初现于宋代的"隔火熏香"被当时的人视为是至高规格的待客之道,在尚香的风气推动下,宋人香品的种类、焚香的礼仪和讲究、香炉的样式、香席之美,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2-5-23 11:20
-
海南沉香,一片万钱,冠绝天下!据古籍记载,宋、明、清时的海南岛,可谓“香岛”,海南沉香被钦定为贡品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的运往皇宫。还有人 曾经说过:“家财万贯,不如沉香在手;遍尝美食,不如闻香一口。”
2022-5-20 22:21
-
九龙沉香博物馆,坐落于九龙坡区九滨路,是一座集沉香的收藏、陈列、研发于一体的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馆内收藏着来自越南、海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众多产香区的沉香藏品500余组。
2022-5-19 10:52
-
法门寺作为唐代皇家寺院,其地宫内供奉的香料缘自本土还是来自何方?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不过,因香料难以长期保存,遗址少有实物出土,对其成分、来源的分析工作更是开展较少,相关谜团一直待解。
2022-5-18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