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长宁这位“香人”的寻香路

54779 0
香之缘 发表于 2022-2-10 15:49: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发自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或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
在阿拉长宁有一位土生土长的“玩”香大师——中华传统香学研究专家、江南传统文人香事传承人吴清,他机缘巧合拜入名师刘良佑门下,钻研历史古籍、开展田野调查,在做好传统香文化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644479356894565.jpg

江南传统文人香事传承人 吴清
机缘巧合遇见“香”
说起吴清与香的相遇,真可谓一段机缘巧合。
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喜欢古琴,他主动上门拜访古琴大师龚一并拜其为师,学习古琴。学习的过程中,吴清效法古人焚香弹琴,以追求琴韵幽幽,香韵庄严的意境。但是,当时他没有接触过香,市场上买回来的香不仅不好闻还呛鼻子,那是吴清首次接触香,第一印象并不好。

1644479357669010.jpg

后来,因为喜欢历史,吴清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取了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其后一直从事古代玉器研究工作。在古代玉器鉴赏的教学交流过程中,他结识了从台北逢甲大学退休回沪的香学泰斗——刘良佑。
一次,吴清回访刘老,被刘老家中萦绕的香味所吸引。当听说吴清没品过香,刘老即兴请他入家中香室品香。摆上精致的香炉、香瓶,刘老小心翼翼拿出香盒,取出一小块价值不菲的棋楠香,用香刀一切,往炉上一放。香气出来那一刻,吴清呆了。“当时就是一种感动的感觉,闻着特别惬意,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闻的味道。”当下吴清决定拜刘老为师。
虽然刘良佑择徒的标准十分苛刻:有学问、具美感、闲得住、香室一间、香室外小庭院一隅、茶室一隅,然而这一切,吴清全占了。从此,吴清和香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浩瀚历史典籍中闻香、识香
刘良佑注重历史典籍和实地考察,喜欢历史的吴清本身也具备良好的古籍文献阅读素养。

1644479357886631.jpg

“那时候每个礼拜去老师家上课,上了三年。每年会有一到两次游学,一边行走,一边去各地的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古代遗址游览。”吴清说道。
在吴清的上海清禄书院里,摆满了各种大部头的古典书籍。这些年来,吴清除了讲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书房里,在瀚如烟海的香学史料里潜心钻研。

1644479357676160.jpg

吴清现场展示传统炉具的使用方法
研究古籍非常枯燥,然而,在吴清看来,这却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除了研究专门的香学典籍,吴清涉猎广泛,还从其它古籍中寻找关于香的记载。如此钻研20年,各种香料典籍已然融会贯通,信手拈来。

1644479357700891.jpg

中国传统和香常用香料《摘自廿四香笺》
他通过研习传统习俗、遍查古代香谱、亲试地道香材、公开所有香方,系统整理古人二十四节气用香,著成《廿四香笺》一书,仅3个月就售出了12000多本,非常受欢迎。

1644479357680842.jpg

沉迷于古方线香的恢复与使用
从古籍中,吴清找到了很多制香的古方,于是他开始复原历代香方。

1644479357124478.jpg

据吴清介绍,掌握每种香料的特性和功能,是基础中的基础。而流传下来的香方有几百个,年代跨度1000多年,需要1:1的把古代经典香方重做一遍,体会它的香气。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谈论发挥。
“复原古方和创新都有在做,但是完全按古方做的并不多。”吴清说道,“虽然古方还在,但几百上千年以后,我们的嗅觉审美会有一些差异,在古方的基础上会做微调。”
比如,在制作“大观龙涎”时,吴清的灵感就来在于1978年,江苏武进村的蒋塘南宋墓出土的两块宋代宫廷古龙涎香饼。机缘巧合,吴清曾在常州博物馆上手鉴赏这两块古香,并结合《陈氏香谱》《新纂香谱》等香学典籍所记载之与龙涎香相关的配方,调制出了龙涎香方。

1644479358800042.jpg

在新的配方中,吴清将宋代古方中不适用于线香的炼蜜剔除,以泰国的安息香替代,同时糅合藏红花、玫瑰、桂花的馨雅。

1644479358558298.jpg

每一份线香,需经过香料的研磨、糅合。制好的线香还需要在避光净室中醇化数月,“大观龙涎”始成。

1644479358331995.gif

除了“大观龙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淘宝旗舰店上,吴清用古法研制的8款家用线香,也广受好评。
现在,吴清创立的上海清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尝试用最低的成本制作最好的香,让现代人在忙碌之余也能增添娴雅宁静的心境。
“随着时代变化,香事不应该再拘泥于传统观赏模式,对非遗的最佳保护和传承就是让它在现实生活中焕发光彩。”除了古方线香的恢复与使用,吴清也在不遗余力通过讲座、办展览等方式推广香文化。2021年,在华阳路街道和长宁社区学院合作,联手打造的“午间Yi小时——非遗‘云’课堂”里,吴清就是其中一位主讲老师,接下来,他在长宁还会有一系列线上线下讲座,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线下聆听吴清的香学讲座,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相关链接:
中国香事有将近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只有在两宋期间才出现了由文人为主导的用香方法。它有别于宗教用香和民俗用香。
文人用香是一种生活美学,包括了器物的讲究、使用方式的优雅、香方的调配等等。
传统文人香席需用到哪些器具?
古人品香用的器具,是非常讲究的,主要有这么十种:品香炉、箸瓶、香盒、香盘、香桌、香台、垫、香帚、香箸、香匙、镊子、隔火。

1644479358798589.jpg

而其中的C位担当,要数“炉瓶三事”,也就是品香炉、箸瓶和香盒。

1644479358548922.jpg

【炉】
C位中的C位,整个香席都要用到。品香炉是拿在手里的,建议用陶瓷。炉的大小,根据古书里的记载,尺寸如杯口大,口径基本上在6-7厘米之间,高度也差不多在6-7厘米之间,小小的,刚好盈盈一握,手拿上去很舒服。

1644479358357245.jpg

【瓶】

1644479358946502.jpg

香箸瓶
箸瓶,又称香瓶,是用来放香工具的。传统的香工具大致有两件,一件是香箸,一件是香匙。
【香箸】
用来夹碳或者夹香的。

1644479359711221.jpg


713.gif

【香匙】
用来铲灰和理灰,也可以压灰。

717.gif

一般来说,匙箸都是金属做的,金银铜铁都有,最常见的是铜。
【盒】
香盒,用来放需要焚烧的香丸等。宋代开始大量地出现漆器制成的香盒。漆器的香盒,是香盒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工艺有剔红的、剔彩的、剔犀的,也有素漆、堆漆、描金的。

1644479359284018.jpg

各色古代漆器香盒
为什么漆盒会被推崇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漆盒没有味道,性能稳定,不易腐蚀,也不容易有大的变形。

738.gif

上面讲到的炉、瓶、盒,是中国传统香席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件东西。元代以后,这三样东西被合称为“炉瓶三事”,就是说这三样是缺一不可的。

1644479359572424.jpg


1644479359863540.jpg

成组的炉瓶三事
除此之外,还可能用到↓
【取火炉】
用来烧品香时候的碳

761.gif

【探针】
用来理灰,也可以打孔,打埋碳的孔。

775.gif

【灰压】
是压灰用的,可以调节灰的松紧度,从而调节火温。

779.gif

怎么品香呢?
品香的时候左手握住香炉的颈部,右手放在炉口上方,使香气集聚,双肘往下自然下垂,将香炉放在鼻子下面来品。

1644479360557666.jpg

一般来讲一次香可以品三次,即闻三下。正月里,邀二三好友围坐,一起闻香、品茗,好不惬意。你学会了吗?

795.gif

文人用香,不在于取味,或是清洁房屋之类的,而更在于精神层面。文人通过焚香来默坐,对照自己的内心,以此修身养德,这才是江南文人香事的最高境界和最根本的目的。

1644479361925020.jpg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站长微信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