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网站首页
香讯快报
香讯快报
学习沉香
沉香知识
展会资讯
展会资讯
香业圈子
朋友圈
香友社区
中国沉香文化论坛
导航
快捷导航
登录
立即注册
行业头条
茶香资讯
文化艺术
人物生活
沉香知识
香道文化
行业展讯
导读
记录
相册
日志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道具
收藏
帖子
广播
好友
排行
沉香文化网
»
香友社区
›
闻香悟道
›
沉香周边区
›
借香讲述的佛法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借香讲述的佛法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独食难肥 · 我要分享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242684
0
宁静致远
Lv.3
发表于 2016-1-20 11:15: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发自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或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佛说戒德香经》所记之“戒香”
据《佛说戒德香经》中记载:阿难曾在闲居时思忖:世间的香各式各样,有根的香,枝的香,花的香,但这些香都只能顺风传香,那么世间有没有能逆风飘送的香呢?自己不得其解,就去拜问佛陀。
佛陀答曰:的确有香能逆风飘送,不受风势顺逆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能严格持守德行,奉行十善,敬事三宝,不杀不盗不淫,说话没有妄言(谎语)、两舌(搬弄是非)、恶口(骂詈恼人之言)、绮语(无礼义不正经的话,粉饰取悦的话),心中没有嫉妒、忿怒,孝顺父母,仁慈道德,威仪礼节,就能不放纵自己的缺点,抵挡邪见的诱惑,断除内心的污秽,免于歧途和邪路,战胜一切困苦灾难,永得安泰与吉祥。
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他就会拥有一种特殊的香,此香来自对德行规范的持守,所以可称之为戒香。此种戒香,清雅高远,威力广大,可开启智慧,助人证道。它不受天地山川,地火水风的阻挡,通达八极上下,无论顺风逆风,皆远播无碍,普熏十方,在无穷之界都广受赞颂。那些名贵的檀香、
沉香
等一切有形的根、枝、花的香,都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六祖坛经》所记“五分法身”之香
据《六祖坛经》记载:
一日,六祖慧能大师在南华寺会见广州、韶关(即曲江)等地的士庶,周围很多人纷纷赶来,聚集山中。于是六祖就升上法座,登台说法:
诸位善知识,修行须从自性中修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大家远道而来,聚会在此,是我们有缘。现在,我先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然后再授无相忏悔。听者即各自胡跪(右膝着地),受慧能大师开示。大师曰:
一、戒香: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亲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临于各种境相而自心不乱)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自性慧心明朗,没有私心、愚痴等种种无明的障碍,始终以慧心照破无明,观照自性,不造诸恶,广修众善,且在修善之时心中亦无执着与挂碍。)
四、解脱香: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万缘放下,不仅放下恶,而且连善也放下,心性了无挂碍,空净自然。)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自心达到无所攀援的境界,其后也不能一味沉守在空净自在中,须要广学多闻,与外部的人与物交融合和,渐渐臻于无人无我之境,直至自性不易。)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各位善知识,这五种香皆为法身香,在自己心、身之中,不要向身心之外去求取。)
《楞严经》所记之“香光庄严”
据《楞严经》记载:
在楞严法会上,佛陀的二十三位弟子先后讲述了各自证得圆通所采用的不同法门,之后,在场的五十二位大菩萨一同站起,向佛陀行顶足大礼。顶礼过后,大势至菩萨恭敬地向佛陀讲述了自己修行的体会:
我以神通力回忆起在无量大劫之前的久远年代,有一尊佛出世,称为无量光佛。在此后整整一个大劫的时间里,先后有十二位如来出世(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解脱光佛、安隐光佛、不思议光佛、超日月光佛),最后一尊佛称为超日月光佛,他与之前的十一尊佛一样,都亲自传授给我同一个法门,这个法门称为念佛三昧。
为了说明这个法门,我来做一个譬喻:譬如有两个人,其中的一个,时时刻刻都专诚的忆念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却总是不把他放在心上,他们有时也会相逢,但由于其中一个没有思念之心,所以即使见到了,也仅仅是擦肩而过。而如果这两个人能够相互忆念,而且忆念得非常专深,甚至盼望生生世世永不分离,那么两人一旦相见,就会如影随形,永不分开。
十方诸佛对众生的怜悯与惦念,就如同慈母对儿女的感情那样深切,可是,如果儿女始终游荡在外,杳无音信,母亲的感情纵然深切却也枉然啊,仍然是难以相见。倘若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也能像母亲对儿女同样深切,那么母亲和儿女也就不会远隔了。
倘若众生的心能一直想着佛的心,亲近体会佛的心,直至通于佛的心,功夫精纯,则或迟或早,都可以见佛。也不需再用其他的方法,就能心开证道。这种奇妙的情形,就象一个本来没有香气的人,如果身上涂了香料,也会散出香味来,这就是“香光庄严”啊!
以前,我自己就是修了这种法门,得以证得如来实相,归于净土。
若说修持者应该选取什么样的方法,我觉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既不要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不要取六根的种种根性(见、闻、觉、知等),而是“依”着那个清净灵明的自性,摄持把握住六根,时时处处不舍清净的念佛之心,达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一旦功夫到家,自然就可以进入三昧正定境界,显示出清净的自性如来。
讲述
,
佛法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回复
转播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宁静致远
Lv.3
中级会员
277
主题
4
回帖
907
积分
+ 关注
发消息
国之木魂崖柏根雕
2016-01-04
香品的分类
2016-01-04
传统香品的制作
2016-01-04
你知道虫珀的形成奥秘吗?
2016-01-11
从十点谈抚顺琥珀
2016-01-11
查看更多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浏览过的版块
文玩交易区
文玩综合区
黄花梨交流
翡翠玉石区
檀香交流区
沉香交易区
麝香交流区
关灯
在本版发帖
微信扫一扫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