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网站首页
香讯快报
香讯快报
学习沉香
沉香知识
展会资讯
展会资讯
香业圈子
朋友圈
香友社区
中国沉香文化论坛
导航
快捷导航
登录
立即注册
行业头条
茶香资讯
文化艺术
人物生活
沉香知识
香道文化
行业展讯
导读
记录
相册
日志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道具
收藏
帖子
广播
好友
排行
沉香文化网
»
香友社区
›
古玩鉴宝
›
陶瓷字画区
›
品仿宋款窑变釉兔毫茶盏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品仿宋款窑变釉兔毫茶盏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独食难肥 · 我要分享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199157
0
LUCKY
Lv.3
发表于 2015-12-30 11:15: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发自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或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痴迷上仿宋建窑窑变釉茶盏,甚为惊叹,未承想糙人竟都有如此雅兴,呜呼哀哉。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珍藤蔓变化快。
面子不小,偶得试用茶碗两盏,分文未付,也没打算给钱,感谢之言不再重复。老毛病,既然得到新物,就想玩儿个明白。举盏齐眉冥思苦想,放手凝视观其内涵,加之个人近日频繁使用心得,茶叶废了半斤,水电不计,可谓耗时耗力,借此随口斗胆谏言几句,对建窑窑变釉之理解,并以此作为补充回报送予。然老六着实对瓷器类短板匮乏,不到之处还望各位海涵见谅。
窑变釉,又称曜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之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成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成品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乎意料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或“曜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再说釉色,釉色是一件瓷器的灵魂。无论是定窑的白釉还是建窑的窑变釉,都充满凝重感,回味无穷。
窑变是无双无对的,老话儿说,出窑万彩。人们对于窑变的接受也是源于一种“道法自然”的思维。五彩斑斓的釉色并不能给人以艳俗粗鄙的感觉,相反这种随意而生、随意而变的釉色,恰恰是天地间最具灵性的表现。
建窑釉汁肥厚,成失透状,无法加以刻花或印花工艺。但本身窑变釉也不需要这些纹饰去点缀。窑变釉追求瓷器之美的本质是以釉水佳为上,赏其只化无方的窑变能给人以无限空间遐想。
窑变釉没有精美的纹饰,但它仍然有着独特魅力,饮誉千秋。它们体现的是一种古趣,即不追求外在的鲜亮,却反诉于内在。
建窑的窑变釉茶盏正是此类器物的代表。它们的兴起一方面是其本身的功能与宋代的斗茶风尚相适应,另一方面体态神髓也是宋人追求雅趣的倾向相吻合。
建窑又称“乌泥窑”。不仅釉色主色调是黑,其胎土也是深色。不管作为生活实用还是观赏用,建窑窑变釉都与宋代的茶文化则相得益彰。
胎体厚实、坚致,盛茶不烫手。其釉品评茶汤之色极佳。建窑茶盏中有“兔毫”“银星”“鹧鸪斑”等品种,釉内结晶与黑釉对比分明,本身单调的釉色多了些简单变化,便雅趣横生。
建窑窑变釉的美是一种动人心魄的体验,既高远又含蓄,既飘渺又疏朗。它的美是一种充满情趣之美,或朴素直白,或清新自然,或古拙率意,或别致活泼,与元瓷相比,多了份精致细腻,与明清瓷相比,又少了些轻浮柔媚。体会到窑变釉的妙处,也就感受到宋人的雅趣。
建窑窑变釉因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遂有另一番风味。此独特的陶瓷装饰技术得以流传至今并大受欢迎,具有较高收藏实用价值。
时至如今我看来,对此茶盏最大的印象感悟就是,端着顺手,喝着方便,解渴及时。
窑变釉
,
兔毫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回复
转播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LUCKY
Lv.3
中级会员
112
主题
1
回帖
358
积分
+ 关注
发消息
原道之“香”——原道学派香文化探源
2016-01-01
香港莞香
2016-01-01
紫砂虽小,却壶能通大道
2016-01-01
文人雅士的情趣生活映射在紫砂壶上
2016-01-01
喝茶用紫砂壶都有什么好处
2016-01-01
查看更多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灯
在本版发帖
微信扫一扫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