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网站首页
香讯快报
香讯快报
学习沉香
沉香知识
展会资讯
展会资讯
香业圈子
朋友圈
香友社区
中国沉香文化论坛
导航
快捷导航
登录
立即注册
行业头条
茶香资讯
文化艺术
人物生活
沉香知识
香道文化
行业展讯
导读
记录
相册
日志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道具
收藏
帖子
广播
好友
排行
沉香文化网
»
香友社区
›
闻香悟道
›
香茶花道区
›
【香材考据】道家用香、香方及“白檀”考证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香材考据】道家用香、香方及“白檀”考证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独食难肥 · 我要分享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189035
0
BWG总裁
Lv.2
发表于 2015-12-3 17:32: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发自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或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先贴一段 香友___小兔纸8 关于道家用香的原帖原文
道教烧香起源于三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自古流传,但是道教香方流传于世间的却是极少,因为道教用香,多用以修行,修炼当中,所以极少外传,大多都是靠口传…
其次才是斋醮,科仪,法事当中烧香,这个偶有流传,但是也并不广泛。
女青戒律中讲道教忌用檀香而天帝恶之,但是流于世间的道教香方中却多有檀香出现,本人也曾十分困惑,后来多方询问,终于知道,道教香方中的檀香是白檀,最根本的,其实就是产地不同…至于区别,吧内大神众多,本人就不再赘述了。
话归正题,道教用香,香系众多,因各家法脉传承不同,配伍也各有出入,但是纵观多家法脉,应用于北斗香系中的诸多合香中是绝不存在檀香的,据庙里的老道长讲,是因为,檀木气味甜软,深夜静室礼斗时,闻檀香易勾起心中绮念,有损修行。
其次,说说降真香,道教中称降真香为通灵香,又做天帝香,盖因其香上透九重,可通天上帝真
但是在本人搜集到的道教香方中,以降真香为主的,也不过寥寥三种,而且皆标明,不可轻用…
本人也曾试着按照香方调香,但是皆以惨淡收工,未曾做出成品,单是香方中降真,大黄,龙脑,玄参这四味就把我弄的头晕,更别提还有其他的五种…
根据目前手中的香方来看,道教香方中,并无明显的君臣配伍,反倒是有些香方中五行的生克化合是非常容易发现的…
但是,从香方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根据书中记载,龙脑只能用生龙脑,并且用硝来调和…大家手里有材料的可以试一试,龙脑用硝调和之后味道就不见了…是的…不见了!!!
而且,很多香方中,记载的香料配合出来以后…那味道…很是诡异,并且有不少香方看起来并不是很合理…以后我试过之后会陆续发出来…
这个也有可能是我这个外行,接触香的时间太短,不得其中真昧,所以看不懂吧
下面公布两个香方吧,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动手试试,希望做出来的香友能提供一点资料,不胜感激
净香
降真香15g 青木香5g
新茅香17g蜜炒令黄
丁香皮5g 香附子5g
玄参5g炒干研末(个人感觉这个说的应该是新鲜的玄参…)
香白芷7g
研末,以芍药水调和,瓷器盛,入阴地三 四日,取出日晒至干透 窖藏十日
入窍香
甘松 十两,降真香 五两,
零陵香 六两,藿香 三两,茅香 七两
鸡舌香 三两,安息香 三两,
木麝 八两,广木香 五两
炼蜜合制
============================================================
看完后开始疑惑这个白檀到底是什么。
中国古代香方里的白檀,至少是道教里的白檀,应该是以下这个东西:
白檀 (山矾科山矾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学名(拉丁名):Symplocos(意为
山矾属)
paniculata (Thunb.)Miq.
,又名灰木、碎籽树、乌于、子木、栅柴等,为山矾科山矾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嫩枝被毛。叶互生,椭圆形,长4-9.5 厘米,宽2-5.5厘米,边缘细锐锯齿。圆锥花序生枝顶,花白色。核果卵形,黑色。可作器具,亦可入药。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部及黄河以南地区,尤以长江流域以南诸省区更为普遍。多生于海拨200-1000m丘陵山地疏林、灌木中和第四纪红土光坡。以向阳坡地及沟谷区生长较好,具有耐干早瘠薄,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易繁殖等优点,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之一。
附上 生物科属分类详细内容:(详细看来中文别名:山葫芦,灰木,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
【拼音名】 Bái Tán
【别名】 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
【来源】 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华东、台湾、云南。
【性味】 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 消炎软坚,调气。主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疝气,肠痈,胃癌,疮疖。
【用法用量】 3~8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檀
【拼音名】 Bái Tán
【别名】 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叶、花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paniculata(Thunb·) Miq·[Prunus panicul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挖取;叶,春、夏季采摘;花、种子,于5~7月花果期采收,晒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膜质或薄纸质,阔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卵形,长3-11cm,宽2-4cm,朱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尖锯齿,叶面无毛或有乘毛,叶背通常有柔毛或仅脉上有柔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在叶面平坦或微凸起,每边4-8条。圆锥花序长5-8cm,通常有柔毛;苞片通常条形,有褐色腺点,早落;花萼长2-3mm,萼筒褐色,无毛或有疏柔毛,裂片半圆形或卵形,稍长于萼筒,淡黄色,有纵脉纹,边缘有毛;花冠白色,长4-5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40-60;子房2室,花盘具5个凸起的腺点。核果熟时蓝色,卵状球形,稍扁斜,长5-8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5月,果熟期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60-2500m的山坡、路边、疏林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长江以南各地及台湾。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湿,好光,要求肥沃土壤。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于7月采收果实,去掉果肉,种子常用沙藏层积90d以上,春播。
【性味】 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主乳腺炎;淋巴腺炎;肠痈;疮疖;疝气;荨麻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4g,单用根可至30-4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两本书都强调是”全株入药“,”根叶花或者种子“。意味着这种白檀全株都具有入药的药性。且此树分布较广,不畏寒不畏热。且未提闻之气味有什么香味,想必是闻之并未有多少特殊香味的存在。
而现今我们所说的檀香里的白檀,根据从业人士的说法,本质还是老山的树种,只是品质上被称为白檀,就和檀香里说到的”黑肉“、”紫檀“一样,品种都是被称为老山檀里一种,但是因为结香的颜色问题、细微味道不同,品质微微不同而被冠以颜色的前缀。
也是说具有檀香香味只是与常见老山有细微区别的
白檀
,其实是
檀香目(Santales)檀香科(
Santalaceae)檀香属(
Santalum
)
下的名为的
植物,有一说法是拉丁名为
Lignum Santali Albi Santalum album L.的具体树种(看取名方式也可以知道树种归属)
。
所以这种白檀其实应该叫做白檀香,香字可以标明身份,以区分于没什么特殊香味的白檀。
考据
,
家用
,
白檀
,
考证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回复
转播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BWG总裁
Lv.2
初级会员
23
主题
7
回帖
141
积分
+ 关注
发消息
【制香经验】线香制作过程
2015-12-11
【香道文化】熏香抵抗 十面霾伏
2015-12-12
【香道文化】香识 | 佛前香零丁
2015-12-12
什么是金珀,金绞蜜、金绞蜜、白蜜?
2015-12-07
【沉香】沉香树有没有年轮
2015-12-05
查看更多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浏览过的版块
文玩综合区
关灯
在本版发帖
微信扫一扫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