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查看: 115193|回复: 0

【香道工具】笼袖暖香话手炉

[复制链接]

【香道工具】笼袖暖香话手炉

风之子 发表于 2015-12-24 16:46:11 浏览:  115193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5-12-24 17:03 编辑

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
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
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
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张劭 《手炉》
手炉,《辞海》中解释说:“冬天暖手的小炉,多为铜制。”《红楼梦》第八回中也有关于“手炉”的描述:“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接了,抱在怀中。”它是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用火取暖,是先民们早就发现的。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称为“火炉”。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手炉的起源,民间传说是隋朝时江都一个叫许伍的县官。当时,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正值深秋,天气肃杀寒冷,许伍为取悦炀帝,叫江都铜作名匠赶制了一对龙凤铜手炉加入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后来有人仿制,逐步流传开来,在民间普遍使用。
元人伊世珍《记》引《采兰杂志》云:“冯小怜有手炉曰辟邪,足炉曰凫藻,皆以饰得名。”元·张显也在《辇下曲》云:“国老手炉先引导,白头联骑出都城。”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元代已有手炉,且有辟邪饰纹,故以“辟邪”命名。而作为暖炉类,在宋就有被炉,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之五》云:“稳作被炉如卧坑,厚裁绵旋胜披氈。”取暖之外,手炉更有焚香之功能。《红楼梦·十九回》:“袭人……又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在宝玉怀里。”
谈及“手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汉唐宋元的发展期、明清的鼎盛期以及民国的衰落期三个阶段。早期人们采用的是“陶范法制作,器物上留有铸疣、铸瘤,无梁带”四系,可提起移动。到了唐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制炉材料由青铜改为铜,器型多为“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将火炭或余热的灶灰放入其中,小不盈掌的袖炉用来“熏衣灸火”。
明清时代的手炉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制炉工艺明显提高,材质精良多样,炉体古朴厚重,线条遒劲自然,刀法圆滑洒脱。特别是清代,“手炉”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光有水红铜、紫红铜、红铜、黄铜、白铜等材质的手炉,还出现了景泰蓝、描金漆、铜鎏金、玉等材质考究,极富观赏性的手炉。
相比明代自然简朴的纹饰,清代的手炉纹饰则显得纷繁复杂。不仅炉盖镂雕精致生动、状态各异,炉身纹饰也是极为讲究,山水人物、花鸟祥兽等纹饰满器、繁缛细密,炉底和提柄处还题有作坊或人名款识。当时制炉名声显赫的除张鸣岐以外,还有周文甫、王凤江、蔡家、赵一大、潘祥丰、胡文明等,“皆名闻朝野,信令传后无疑”。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初级会员

24

主题

2

回帖

1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手机版|帖子汇|禁闭室|关于我们|帮助|沉香文化网 ( 工信部备案号:粤ICP备16038076号-1 )

Copyright © 2016-2025 X163.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6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