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网站首页
香讯快报
香讯快报
学习沉香
沉香知识
展会资讯
展会资讯
香业圈子
朋友圈
香友社区
中国沉香文化论坛
导航
快捷导航
登录
立即注册
行业头条
茶香资讯
文化艺术
人物生活
沉香知识
香道文化
行业展讯
导读
记录
相册
日志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道具
收藏
帖子
广播
好友
排行
沉香文化网
»
香友社区
›
闻香悟道
›
香茶花道区
›
【香道文化】汉朝前的香文化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香道文化】汉朝前的香文化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独食难肥 · 我要分享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188760
0
LUCKY
Lv.3
发表于 2016-1-2 10:05: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发自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或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当今
香道
盛行,这本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好事,但很多香道现象里面除了赚钱还是赚钱,根本不见文化推广,显然这有悖于古典香道的真谛。在此,我们回顾一下
香文化
的起源以及发展的过程,能更好地理解香文化的内涵。
说到香文化的起源,通常以为,香文化起源于几千前古人的祭祀仪式,其实不然,从考古发掘来看,燔烧物品的“燎祭”很早就已出现,距今4000—5000年。生活用香,大概也在4000—5000年前已经出现了。作为古人生活用品的龙山文化陶薰炉,曾出现在辽河流域,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也发现了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的蒙古包形灰陶薰炉。其样式与后世的薰炉一致,造型美观,堪称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奢侈品”。可见,祭祀用香与生活用香早已出现。
香的记载同样很早。东汉后期,香已出现在各类典籍中,如医学书、地理(植物)书、史书、文学作品(诗辞歌赋、志怪小说等)、类书、佛道典籍等等,可以说,中国的香文化是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善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流行于明清。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从现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繁多。常用的有泽兰(非春兰)、蕙草(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香茅)等。茅 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已有熏烧(如蕙草、艾蒿), (香囊、佩戴 香花香草)、 (泽煮汤兰)、 (兰膏)、熬膏 入酒等方法。《诗经》、《尚书》、《礼记》、《周礼》、《左传》及《山海经》等典籍都有很多相关记述。秦汉时,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 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沉香
、苏合香、鸡舌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的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古代薰香风习多样化,如向皇帝奏事的官员先要薰香(烧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鸡舌香”(南洋出产的丁子香树的花蕾,用于香口),汉代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的“熏笼”,以及能盖在被子里的“被中香炉”,即“熏球”。香文化在汉代能快速发展,这与汉武帝的统治分不开,当时汉代大规模开边,通西域,统南越,开海路,在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同时也便利了南部湿热地区及海外香料的传入。魏晋南北朝时,虽战乱不断,但香文化仍获得了较大发展。薰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流行。同时,道教佛教兴盛,两家都提倡用香。这一时期,人们对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有了较深的研究,并广泛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出现了“香方”的概念,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合香”。可见,从单品香料演进到多种香料的复合使用,也能折射出香文化深入到较深的领域,为唐代香文化的大踏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香道文化
,
汉朝
传播中国香文化 · 弘扬民族正能量
回复
转播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LUCKY
Lv.3
中级会员
112
主题
1
回帖
358
积分
+ 关注
发消息
原道之“香”——原道学派香文化探源
2016-01-01
香港莞香
2016-01-01
紫砂虽小,却壶能通大道
2016-01-01
文人雅士的情趣生活映射在紫砂壶上
2016-01-01
喝茶用紫砂壶都有什么好处
2016-01-01
查看更多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浏览过的版块
陶瓷字画区
文玩综合区
橄榄核雕区
金玉铜器区
文玩交易区
翡翠玉石区
沉香饰品区
关灯
在本版发帖
微信扫一扫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